转岗也精彩

     2012年华东石油局从东北转战重庆,杨玉坤被抽调到彭水负责排采工作,半年后因为产建需要他又要转而负责生产运行部工作。
  聊起这次转岗的经历,杨玉坤感慨万千:“生产运行工作真是比排采难多了!”虽然嘴上喊着困难,但他的工作却干得异常出色。


掌握全局的“大管家”


  转到生产运行部没有多久,杨玉坤收获了一个“工区大管家”的外号,工区内有什么新动态他总是掌握得一清二楚,甚至当别人问起某个施工队有几口挖掘机时他都能立刻答上来。
  杨玉坤每天的固定工作安排除了晨会就是去不同的施工平台跑上一圈,即使网络通讯发达如当下,他仍然坚持用跑现场的方式来核实产建进展,他坚信不能只知信息而不知真假,只有真正掌握全局才能合理调度生产。
  5月,平桥南工区发生污水暂存量超负荷的情况,工区7口井面临着停工停产。
  施工队伍上报有7口清水池可以进行临时储水,各部门都催促生产运行部赶紧解决问题,但杨玉坤顶住了压力,坚持到各个水池进行实地考察,确认其中有2个水池存在裂缝,只能解决部分污水。正在大家发愁时,杨玉坤又想起焦页194平台两口井压裂正在使用的喷淋降温系统可以处理返排液,剩下的污水也得到了合理处置,为施工节约了将近2周的生产周期。
  事后大家都说幸好有这么一位掌握了全局的“工区大管家”来统筹全局,此次“危机”才能顺利解决。
沟通各方的“有心人”
       生产运行部最重的一项工作是协调,杨玉坤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这项工作上。
  平桥南区块产建初期,8个产建平台要同时开工,征地与钻前工程建设都是必须完成的任务。
  为了让工程进度赶上计划的时间节点,杨玉坤带着部员们在水江生产现场一住就是几个月,白天和政府部门还有施工队伍打交道,推进工程进度,晚上则是去各村的村干部家还有老百姓家里谈心、协调用地,常常到深夜才能回宿舍休息。
  说起这段经历,杨玉坤唏嘘不已:“办手续卡住了,就一个部门一个部门的跑,直到落实。哪个施工队进度落后了,我们就赶紧督促他们加派人手。老百姓不愿意搬迁,我们就一遍一遍地讲政策和法律,林业局、国土局、用地许可证、环评批复、补偿协议、迁地协议、补偿政策……那段日子,每天晚上闭上眼睛,这些词还有事情都还在脑子里转个不停,根本睡不着!”
  在那个月里,杨玉坤带领着部员与各方人员沟通协调多达570余次,完成了临时用地手续办理18宗、平台建设8个,让后续施工得以有序进行。
  随着产建不断扩大,生产运行部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总有协调员来请教杨玉坤如何做好工作,虽然他的协调经验已经越来越丰富,但是回答却从来没有变过:“协调工作是复杂的,想要干好,说实话没有别的诀窍,就是要迎难而上,耐下心来慢慢‘磨’。功夫不怕有心人,只要下功夫事情总能做成!”


坚持学习的“好榜样”


         转岗初期,杨玉坤觉得很不适应,要处理的工作多了几倍,不懂的东西也多了几倍。
         为了尽快干好工作,他开始挑灯夜战,《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征地补偿 法律全书》《钻井设计》《页岩气压裂技术》……除了各类台账,他的文件柜里摆着的就是这些学习过的书籍。每次组织开工和完工验收时,只要有空他就会跟在施工队伍还有项目部的同事身后,了解施工流程。现在工程施工上的一般问题都难不倒他。
         一年来,为了解决生产用电困难这一难题,项目部决定在各平台间架设电网,这项工作落到了生产运行部的头上,于是杨玉坤又自学成为了小半个网电专家。
  焦页10井区的网电架设是难点工程,杨玉坤和电力专家一起多次查勘现场、收集数据,正是有他与专业公司进行沟通,结合井位和生产需要对供电模式、电网分布、导线选择等情况进行实际论证,最后才成功编制了施工方案。    
         生产运行部工作的丁桥以前也是杨玉坤手下的一名排采队员,说起这位老领导,他是满脸的钦佩:“杨主任真是我们部门所有人的好榜样,只要有不会的就去学,他现在已经是全能人才了!”
                                                                                                                                                       金晶

信息来源: 
2018-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