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召开导师制考核暨2018年导师制签约大会

        “我的导师是夏在连,培养时间是2017年8月1日至2018年7月31日,培养方向是苏北盆地华东探区阜宁组沉积相及砂体展布规律研究……”在研究院的16楼会议室,敬晓波正在对他的导师制培养情况进行汇报。
   “在实习中,我加深了对页岩气开发工作的认识,加强了对页岩气资源进行地质评价的能力,也取得了丰富的收获:被选为南川产建项目组技术首席……在此,特别感谢我的导师房大志、院各级领导对我的指导和帮助,我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非常规开发所钱劲的发言稿真挚感人。
  8月3日,研究院召开导师制考核暨2018年导师制签约大会,对2017年确定的17对结对师徒进行考核,新签约2018年师徒结对13对。
  自2012年以来,研究院开始实行导师制,将导师制作为“人才兴院”工程的重要抓手,主要针对近两年高校毕业的新进员工或转岗员工,开展传、帮、带,采用一带一的方式进行师徒结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时间为1年,硕士研究生及以下的培养时间为2年。双方确定培养发展方向和培养课题,签订培养任务书和培养协议,以书面的形式明确培养目标和任务,明确双方应负担的职责,以带动研究院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为严格落实导师制“月指导、季小结、年考核”的管理要求,特组织开展导师和培养对象的年度双向考核,17名培养对象汇报了一年来专业技术工作中的学习收获和体会,导师、出师培养对象及新签约培养对象代表都分别作了交流发言。
  导师代表曹海虹在交流经验时说道:“《论语》云: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意思是: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做别人的老师,不要有‘我是教师爷’意识,导师和学生相互学习,平等相待,‘三人行必有吾师’,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导师制产生良好成果的基础……”
  下一步,研究院将进一步坚持将导师制作为“人才兴院”“人才强企”工程的重要抓手,不断总结前期的培养经验,加强过程管控,动态调整阶段性培养计划,拓展培养内容,实行“菜单式”管理;坚持将培养与实践相结合,立足华东油气田的勘探开发,抓好“产、学、研、用”一体化运行,真教、真学、真干,丰富青年员工的专业知识结构,助推青年员工成长成才,为华东油气田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和技术支持。     

                                                                                                                                   王淑娟  章雄冬

信息来源: 
2018-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