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 那井 这些寻气人

—— 织金煤层气大试验井组开发巡记

 

录井职工在整理织2-16-64井的1500多包岩屑。

600多米深煤层气井的煤层样品。

研究院高小康博士在电脑前关注煤层井钻遇情况。

织金煤层气探井织11井压裂现场。

采气队职工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孙琴到少普镇上买菜。

孙琴利用空余时间给职工理发。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贵州省安顺市内的黄果树瀑布并不陌生,距离黄果树约80公里的织金县少普镇却鲜为人知。
  自2009年起,少普镇上就多了些穿着“石化红”的江苏人,无人问津的小镇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
  “你们是干啥子的啊?”背着背篓的本地人常常会问到。
  “我们是来开采煤层气的。”去镇上买菜的江苏人不厌烦地解释。
  贵州是多山之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尽管如此,贵州省煤层气资源却十分丰富,储量居全国第二。2009年,华东石油局走进贵州省织金县,历经煤层气勘探开发的“一穷二白”,实现了织金煤层气的“从无到有”。通过部署探井及10口小试验井组生产,目前求得单井平均日产煤层气千余方,其中水平井稳产4500方/天以上达到465天,累产气480万方。
  基于良好的煤层气发展前景,2018年,华东石油局在织金县继续部署了19口井的大试验井组,并成立了大试验井组项目组,10余名组员和采气队的20多名职工一起住进了山谷中的铁皮活动房,开始了新的征程。
  织金大试验井组部署的19口井,新建产能0.1亿方,动用面积 2.08平方公里,动用储量4亿多方。截至到10月底已钻完16口井,大试验井组的建设,对贵州煤层气产业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对改善能源结构,降低环境污染,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管网建设中,油服中心职工克服工区山峦起伏、沟壑纵横、连续阴雨等地形和气候的不利因素,完成了4500米输气管线的建设,确保煤层气井及时投产。
  由研究院高小康博士领衔的现场地质导向组负责大试验井组的五口水平井,他对记者说:“高钻遇率是实现水平井高产稳产的关键,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导向组24小时连续值班,高质量完成水平段导向,总体钻遇率85%以上,为大试验井组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在记者采访的几天里,山谷里每天烟雾缭绕,早晚的潮湿让人感到阴冷。司机小缪告诉记者,他们已经两个月没有看到太阳是啥模样了,衣服全部是用电油汀烘干,这样的天气对于江苏人来说太不适应了。小缪提醒记者要多吃辣椒,这样可以驱寒祛湿。
  2010年3月就到贵州煤层气采气队的杨骏告诉记者,如果没有煤层气井,他一辈子也不会来到少普镇。杨骏每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工作,陪家人的时间越来越少,唯一宽慰的是他还可以通过视频和老婆孩子聊聊天。“我只有把工作干好,使单位有了好的效益,让家里的经济条件宽裕点,这样也算是对我最大的宽慰了!”杨骏笃定地对记者说。
  孙琴是六年前从东北工区分流到贵州织金工区的,她不但要负责食堂购菜、巡井,空闲的时候还为职工理发,被同事称为“井场最美理发师。”她告诉记者,虽说山沟沟的生活单调点,但还是留下了许多美好回忆,同处异乡的同事们在一起,相互扶持帮助,就像家人一样,只是长期出差在外,亏欠父母的太多了。
  10月31日,杨骏在朋友圈发出这样一条信息,“十月的最后一天出太阳了,是晒被子呢还是洗被褥?都不是,最重要的应该是为设备除锈刷漆了”。
                                                                                                                                                       沈志军

信息来源: 
2018-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