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在创效舞台上唱“大戏”

      沈霁劳模创新工作室一直坚持时时可创新、事事可创新的理念,自“百日攻坚创效” 行动启动以来,该工作室积极搭建全员创新创效平台,营造了“小舞台唱大戏,小创新大效益”的良好攻坚创效氛围,完成十项“五节六小”创新项目及三项科研攻关项目。


在数据远控上下功夫


  “要想把攻坚创效行动落到实处,首先要想办法消除数据远控‘盲点’。”沈霁在工作室例会上这样说。
  “移动式热洗装置在红1井洗井,现场洗井温度、压力等数据还不能远传,全靠上小班人员现场监控,费时又费力。”沈霁了解到现场情况后,第一时间带领工作室技术员在现场完成数据远传改造,将热洗井实时采集的数据同步展示到PCS系统中,让洗井过程多了一道“安全门”。
   “每次洗井都要连续热洗10多个小时,我连吃饭时间都不敢离开井场。现在好了,我坐在值班房就能全程监控了。”现场值班员工吴秀华看到工作室现场解决了他的大难题后感激地说道。
  “百日攻坚创效”行动以来,工作室一直在消除数据远控“盲点”上下功夫,先后在溪南平1、张3斜1井场完成套管放喷罐液位计改造工作,实现放喷过程远程监控。工作室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深入研究,最终形成切实可行的套管放喷现场无人值守安全生产模式实施方案。


在挖掘潜力上做功课


  油井功率曲线作为现场抽油机调平衡工作的重要依据,一直以来是信息化运维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数据对比,我们发现一部分已经调过平衡的油井机采用电量并没有下降,这说明功率曲线肯定存在误差。找到问题根源,校准功率曲线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工作室成员杨阳在“百日攻坚创效”动员会上说道。
 工作室深入生产现场,在仓西3区块使用3169电能质量分析仪对10口油井进行功率测试,通过排查伺服柜内线路,校调设备参数等技术手段,终于找到问题原因。“4月10日,设备捞油班按照我们校准过的功率曲线对仓西3-1井重新调平衡,现在这口井每天能少用25度电呢,一年下来这一口井就能节约电费近6000元。全厂400多口生产井,算下来节能的空间太大了。”杨阳激动地说道。
  在仓西3井场试验成功后,工作室将解决功率值偏差大、曲线不连续等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成一套处置手册,为信息化运维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扎实的技术支撑。截至4月27日,信息化运维人员已对102口油井功率曲线进行参数校准,确保采集到的功率曲线准确连续,为进一步深挖机抽节能降耗空间打好基础。


在攻关创新上抓成效


  “由于设备使用年限增长,RTU模块通讯故障频繁发生,导致现场采集的数据无法正常上传,造成生产指挥中心无法及时获取相关生产动态,影响正常生产管理。”在生产指挥中心与创新工作室进行难点技术交流时,技术员王昕晖说。
  工作室根据反映的问题,对RTU程序进行优化改进,增加自启功能。RTU通过自动检测通讯状态,发生通讯中断后30分钟内自动“软重启”3次,“软重启”失败后自动向电源控制模块发送“硬重启”指令,实现软硬结合自重启功能,确保RTU正常运行。
 “这样不仅能延长RTU模块的使用寿命,保证数据平稳持续上传,而且全厂400多口生产井一年就能节约维护人工及车辆费用30多万元。”经过多次现场试验,反复优化程序后,对着远程重启成功的井场王昕晖自豪地说道。
  随后,工作室又对信息化设备网络路由器进行升级,通过定时重启设置,极大地减少通讯故障,及时实现网络通讯恢复。RTU程序改造和网络路由器升级这两项技术攻关创新一年可节约现场运维人工及车辆费用约45万元。


在降本减费上出实招


  “2019年,泰州采油厂信息化维护相关材料采购成本近80万元。今年是泰州采油厂第一批信息化设备使用的第5个年头,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做好采购成本控制,是我们当前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生产指挥中心主任马海粟在中心与工作室技术讨论会上说。
  “百日攻坚创效”期间,工作室组织生产指挥中心技术员对库存信息化设备进行盘点,经过筛选,统计出录像机、摄像头等各类故障设备80余台,通过维修、改造等方式,让故障设备重新焕发生机,预计可节约材料采购成本20余万元。
  攻坚创效无坦途,只有创新思路、攻坚克难才能取得实效。沈霁劳模创新工作室用实打实的行动让创新在攻坚创效的舞台上唱“大戏”。
                                                                                                滕德莉  张红岩

信息来源: 
20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