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山这水 那年那月

这山这水   那年那月

——页岩气绿色开发的“守护者”

 

 

        编者按  包凯,党员。他自2015年7月入职华东油气田以来,一直扎根基层,曾担任采气队技术员、技术组组长、督查中队督查员及环保主管,现任重庆页岩气有限公司煤层气采气班(站)副站长。工作以来,他加强科技创新创效,不断提升自我能力,申请各类专利13项,已授权7项;主要参与完成了各级项目5项,获局分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公司科技论文交流二等奖;积极参加“五节六小”劳动竞赛,成果获局级一等奖二次,解决现场实际问题,节约成本627万元,取得突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由于表现出色,2021年包凯获得“中国石化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并于7月9日走进胜利油田参加“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时代”——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奖者事迹分享会,在大会上代表华东石油局做了现场发言。
     分享会上,包凯围绕奋斗经历,结合页岩气绿色开发、创业创新等方面工作,讲述了个人先进事迹,分享青春奋斗故事中那些令人激情澎湃的片段以及心得感悟,受到热烈反响。

 

        我叫包凯,来自华东石油局重庆页岩气有限公司。今年31岁,2015年硕士毕业后,背着行囊来到重庆的大山深处,投身到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大军中。在经历采气、督查等工作后,2017年调整到环保岗位,页岩气绿色开发成为我新的使命。
  页岩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优质能源,对优化调整能源结构,满足绿色低碳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土地珍贵、江河纵横、生物多样,如何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给页岩气绿色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攻克页岩气开发过程中废水、废气、废渣、噪声和生态保护等难题,我作为一个环保新兵,没有被专业不对口所限制,深入现场查找问题,深入企业“拜师学艺”,秉承中国石化“奉献清洁能源,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通过无数次的实践、总结和再优化,提出了“源头减量、过程防控、循环利用、末端治理”的16字工作思路,做好页岩气绿色开发的守护者。
  山多地少是大家对重庆的普遍印象,这个问题在我们踏勘新平台的时候更加凸显,为了给页岩气井找一个合适的“家”,记得去年6月踏勘胜页5平台时,先后往返现场12次,更换点位4处,反复论证地上地理条件和地下地质条件,用好开发过程中的每一寸土地,尽量还地于民。我还牵头组织优化平台设计,大家可以看这两张对比图,以前一个平台需要配套建设很多池体,现在推广使用可拆卸式的软体水罐,池体都不需要了,单平台布井数从早期的1口,提高到目前最多的13口。平台定好后,配套建设气田内部电网成了标配,用电力代替传统的柴油,在国内率先实现页岩气开发全过程电动化,形成了网电钻井、全电压裂的环境友好型绿色减噪施工技术。我通过调研评价,在钻井过程中成功应用负压振动筛工艺,从源头节约油基泥浆20%,减量油基岩屑23%。
  针对喀斯特地貌发育、水系复杂的特征,制定了1500米以上井段强制采用清水钻进的规范,无任何添加剂,对所有入井技术套管进行气密封检测,保护地下水不污染;将页岩气“点火放喷”测试流程革新为“进管网测试”,将地面“加热节流”采气工艺优化成“井下节流”,取消了水套加热炉的使用,为页岩气田碳减排提供了新举措。
  随着页岩气勘探开发进程的不断推进,废渣、废水产生量越来越多,如果能把这些废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将大大降低处理工作量和处理成本。带着这个想法,我不断研究资源化利用的途径,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案,一改过去“就地填埋”的传统做法。钻井岩屑可作为制砖、制水泥的原材料之一;采出水经预处理后可在压裂施工中代替清水循环利用,变废为宝,为这些废物找到满意的“归属”。
  但仍有部分无法彻底循环利用的采出水需进行末端治理,2018年,一次偶然机会了解到耐盐菌可以处理高盐度污水,心想它能否应用到页岩气行业呢?为此,我联合污水处理公司,通过不断的室内实验和工艺对比,最终研究出一种低成本的生化-物化联合处理工艺,将一池池页岩气采出水变成清澈透明的“纯净水”,水质优于国家标准,建成我国第一个达标排放的页岩气采出水处理站,水质达标率100%。
  几年来通过与同事们的共同探索与攻关,我发表了论文8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1项,参研环保项目5项,编写企业标准4项,1项技术成为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技术。我们的工作形成了具有华东特色的常压页岩气绿色高效开发技术体系。在生态环境部2019年和2020年举办的非常规油气田环境管理国际研讨会上,该项技术体系得到了国内外与会专家的高度认可。同时,我们的页岩气绿色高效开发技术团队成功入选重庆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团队。
  一路走来,我们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兼顾页岩气开发与环境保护工作,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五年来,累计生产页岩气30亿方,年产气超过10亿方,成为“川气东送”四大气源地之一,为长江经济带源源不断地提供清洁能源,惠及沿线6省2市70多个大中型城市的千家万户;
  五年来,累计回收页岩气1700万方,减排二氧化碳3万吨。
  五年来,将一般固废资源化,将危险废物无害化,累计综合利用钻井岩屑13万方,利用率100%;五年来,累计节约土地33000平方米,通过井工厂模式的再优化,平均单井用地面积减少38%
  五年来,累计达标处理采出水52万吨,循环利用采出水56万吨,循环利用率超过50%,减少地表取水量相当于一百万人一天的生活用水量;
  五年来,生产过程的噪音峰值从原来的120分贝,降到现在的68分贝。您或许难以想像:在三四千米的地下岩石,人工造缝,至少需要100MPa的巨大能量,随着全电动压裂技术的推广应用,“开天辟地,却不惊天动地”成为可能,实现了24小时连续施工不扰民。
  回想这几年来,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与同事每天跋涉在沟沟坎坎,穿行在井井站站。打开足迹地图,三百一十天行程两万多里,在绿水青山中走出了一条页岩气长征路。今年3月,孩子呱呱落地,十五天的假期转瞬即逝,临走前,妻子一脸委屈的对我说:“你都不怕再见面的时候,幺儿认不到你哇?”当时我一阵心酸,在充满愧疚的同时却也想到:这山这水,养育了我们的祖祖辈辈,还要养育我们的子子孙孙。我们总不能吃着前人的饭,砸了后代的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传承,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身边的同事从五湖四海汇聚到这里,舍身奉献,都是为祖国建设加油争气啊。
  各位领导,青年朋友们,在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之际:无论您在大海之滨,无论我在高山之巅,我们都是新时代的追梦人。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我庄严承诺:
  一枝一叶,当思成之经年;
  一草一木,需防毁之瞬息;
  一言一行,当守自然之道;
  一举一动,需谋后世之利;
  青山千层,不损其方寸;
  绿水万叠,不污其点滴。
  那年那月终将去,这山这水永远在!
      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信息来源: 
2021-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