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场十月秋点兵 丹桂飘香香满园

        10月25日至29日,2021年全国行业井下作业工技能竞赛暨中国石化注水业务竞赛在华东石油局技师学院成功举办。来自集团公司14家单位的137名选手经过3天激烈角逐,最终华东石油局等企业7名职工获井下作业工技能竞赛金牌,中原油田等企业5名职工获注水专业业务竞赛金牌;胜利油田获两项竞赛团体成绩第一名。

  十月的扬州,秋高气爽。坐落在长江岸边瓜洲古镇的华东石油技师学院彩旗招展,丹桂飘香。

  承办全国行业技能竞赛对华东石油局来说还是首次。虽然2015年曾承办过集团公司技能竞赛,但这次规格和要求都不尽相同。为办好大赛,局两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筹办工作,筹委会三次现场检查指导工作,相关处室专人全程跟踪。比赛期间,公司代表、党委书记李东海,局长、总经理姚红生,副总经理王运海亲切看望选手、裁判和工作人员,筹委会副组长杨怀成全程驻守现场协调工作。

  大赛筹办不久便赶上扬州新冠疫情,9月16日才得以复工。为按期举办大赛,华东石油技师学院重新倒排计划,班子成员各司其职,逐条逐项落实工作,抢时间争速度,争取把疫情耽误的工作补回来。到10月23日,从实操场地、计算机房硬件设施建设到选手、裁判、自愿者、工作人员吃住行配套工作全部完成。二楼的自助餐厅可容纳300人就餐,思行、勉行两栋住宿楼可容纳所有领队、选手、裁判住宿。为让选手吃好、休息好,点心、菜肴除了具有扬州特色的烧麦、煮干丝、扬州老鹅,还融入北方特色的面食和鲁菜、川菜等菜系菜肴;为让选手们拥有安静轻松自由的学习交流空间,学院在广场回廊、亭阁多处安排柔和明亮的灯光。为烘托大赛氛围,学院每天滚动播放大赛新闻报道组每天制作的大赛精彩片段短视频,在学院大道两侧张挂各代表队风采展板,制作大赛背景墙供选手合影留念,制作签名墙留住选手墨宝。

  为保障大赛成功举办,筹委会制定了详实的疫情防控和赛事应急保障措施。自集训起,油服中心作业车辆运维组就进驻学院。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运维人员每天陪伴选手起早贪黑,早晚一次传动系统、气路管线、操作部分系统检查,密切关注选手操作时设备运转情况,做好应急准备,防止选手操作失误造成伤害。为做好大赛的医疗保障工作,职防所医生与校医全程跟踪竞赛,做好医疗保障工作。井下作业工和注水业务两个工种竞赛都离不开计算机编写设计和制图,电力保障尤为重要。为此,学院预备了一台50千瓦电源车,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进入10月,全国多地散发新冠疫情。为做好疫情防控和安保工作,技师学院提升疫情防控和校园安保级别,增加了门卫和安保人手,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行程码和省外人员核酸检测报告。自选手报到至比赛结束,全程实行封闭管理,人员一律不许外出。25日、28日,学院在羽毛球馆为全员进行了核酸检测。在消毒方面,校园每日全范围消毒一次,客房住宿区公共区域一日消毒三次,房间每日消毒一次,大厅、洗手间均摆放了消毒液和洗手液。食堂从供货渠道到菜肴烹制也加强了管理,餐盘、餐具定时进行高温消杀。同时,自愿者每接送引导完一批选手都要更换口罩、洗手消毒。

  说起筹办和承办工作,技师学院院长陈旭自豪地说:“虽然这次筹办时间紧任务重,但跟2015年举办大赛时相比,那时是摸着石头过河,又恰逢国际油价断崖下跌,这次就不同了,经过几年的转型发展,学院职业培训、对外合作、承办大赛的能力大大增强,再加上赶上了油气田高质量快速发展的好时候,学院硬件软件部分都得到了长足发展,毫不夸张的说2015年我们是创造条件办大赛,现在是锦上添花办大赛。”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准备这次大赛,选手们经历了从集训到比赛几个月艰苦的封闭训练,许多人黑了廋了,但大家的精神状态都很饱满,似乎都铆足了劲。

  赵昕年是华东采油气服务中心的井下作业工参赛选手,是这次大赛金牌获得者,也是总成绩第一名。用“十年磨一剑”比喻赵昕年的成长和比赛历程一点也不为过。他2011年参加工作,2015年首次参加油气田大赛。2019年参加集团公司大赛,只有0.5分差距,他与奖牌擦肩而过。从那以后,他暗下决心,一定要通过更勤奋的努力取得好的成绩。两年的时间不长也不短,他边学习边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实践能力,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对于这次大赛和今后的打算,赵昕年说:“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公司的关怀、教练的帮助和同事的支持。今后,我会在 ‘赛道’上继续奔跑、不断前进,发扬石油石化优良传统,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作用。” 

  西北油田分公司的陈瑶是这次大赛最年轻的选手,也是注水专业业务竞赛的银牌获得者。2020年大学毕业的她虽然入职刚满一年,可身上已打上了石油人勤奋刻苦的烙印,新疆的工作环境虽然很艰苦,但大漠孤烟更能激发石油人志在四方、找油报国的情怀。虽然这次获得银牌让她多少有些意外,但也有些许自得,自己的努力终究没有白费。新疆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是国家重要的石油战略储备基地,只有多学技术、学好本领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许德良是华北石油工程分公司的井下作业代表队的一名选手,1994年参加工作,井下作业一干就是二十多年。这次是他首次参加全国大赛,虽然之前曾多次参加过华北油气分公司、河南油田举办的大赛,但他很谦虚,也很低调,说是来向金牌选手学习的,参加的目的就是把经验带回去。

  郭东乐是胜利油田分公司井下作业工技能竞赛代表队的教练,也是2018年集团公司技能大赛的金牌获得者。这次集训出发时他的第二个孩子出生刚5天。他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赛场就是战场,将士出征义无反顾。作为教练,他要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把这个团队带成金牌团队。

  大赛举办之际,正值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调研胜利油田。总书记的关心和嘱托在广大选手、裁判员、教练员、领队中引发了强烈的热议和反响。

  梁晓东是来自胜利油田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部高级主管,也是这次比赛胜利油田分公司的领队,他说:“总书记到胜利油田极大鼓舞了石油人的士气。多年来胜利油田一直坚持人才强企战略,并通过基本功训练,参加和举办各类技能竞赛,造就了一大批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复合人才。通过技能人才的‘特种兵’式培养,一批批技术骨干脱颖而出。通过各类技能比武,技能骨干变成了技术带头人,更成为了油田发展的中坚力量。胜利油田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扎实开展好科技兴油、人才强企战略,将能源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胜利油田分公司参赛选手邹倩说:“总书记去我们胜利油田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到无比开心和自豪。作为胜利人,我们一定会苦练内功,再创辉煌。”

  西北油田分公司参赛选手吴雪说:“总书记的话让我们热血沸腾,作为年轻的我们,就更要传承好石油人身上的优良传统和优良品质,立足岗位,报效祖国。”

  华东石油局当前正处于油高质量发展的开启之年,也正在向中型油气田、精干高效油公司、技术先导型公司扎实迈进。来自泰州采油厂的注水业务竞赛裁判金雨生说:“我们要牢牢记住总书记的话,在‘注好水、注对水、注足水’提高油田采收率的同时,积极响应中国石化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形成采油厂自己的不同油藏类型、不同开发阶段、不同驱替介质复合驱油二氧化碳开发技术。”

  “不负韶华,我们都是追梦人。”正如大赛新闻报道主持人说的那样,2021大赛虽落幕,2022已起航。         

            宣传报道组:沈志军  耿捷  何瑞清 杨月娟  王祥  周剑  朱峰


信息来源: 
2021-11-05